两种有机添加物对岩石边坡植被恢复人工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杨晓亮
李杰华
彭婷婷
蔡胜
辜彬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岩石边坡植被恢复; 人工土壤; 有机添加物; 土壤抗蚀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1.027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分别选取鸡粪有机肥和泥炭土作为岩石边坡植被恢复人工土壤的有机添加物,通过常规工程措施进行原料混配和人工土壤喷射,以研究草本植被成坪期内其对人工土壤抗蚀性的改良效果。运用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度、分散率等指标,对人工土壤抗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有机添加物对于提高人工土壤抗蚀性均有显著作用;(2)鸡粪有机肥组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度和分散率3项指标几乎都显著优于泥炭土组对应处理(p<0.05),鸡粪有机肥改善人工土壤抗蚀性效果显著优于泥炭土;(3)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鸡粪有机肥组有机质含量与团聚度、分散率和分散系数3个指标相关性显著,而泥炭土组有机质含量与所有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4)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泥炭土,在人工土壤配比设计阶段,通过添加鸡粪有机肥能够更好地对人工土壤抗蚀性能进行预控。(5)在本研究中原料土壤∶鸡粪有机肥(质量比)为2.41~2.94时,人工土壤抗蚀性能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的抗侵蚀效应 [J].
李绍才 ;
孙海龙 ;
杨志荣 ;
何磊 ;
崔保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1) :43-47
[2]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土壤通报, 2005, (03) :415-421
[3]   中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李绍才 ;
孙海龙 .
资源科学, 2004, (S1) :61-66
[4]   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彭新华 ;
张斌 ;
赵其国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76-2183
[5]   不同林用地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J].
徐秋芳 ;
姜培坤 ;
俞益武 ;
孙建敏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04) :32-35
[6]   施肥措施对红壤结构的影响 [J].
王兴祥 ;
张桃林 ;
鲁如坤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1, (03) :74-76
[7]   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研究 [J].
沈慧 ;
姜凤岐 ;
杜晓军 ;
鹿天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345-348
[8]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J].
王佑民,郭培才,高维森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4) :11-16
[9]   不同耕作制下水稻土有机物质变化及其团聚作用 [J].
李映强 ;
曾觉廷 .
土壤学报, 1991, (04) :404-409
[10]   黑土开垦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 [J].
沈善敏 .
土壤通报, 1981, (02)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