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被引:29
作者
徐志坚
机构
[1]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江苏常熟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时代内涵; 大学生; 人文素质;
D O I
10.16101/j.cnki.cn32-1749/z.2001.06.005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文精神是一个具有时代历史意义的范畴 ,它既与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有别 ,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相区别。它是基于时代背景上的对人的问题的充分关注 ,又是一个时代文化观念的核心 ,世纪之交的人文精神讨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当代大学生要立足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 ,有意识地培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人文素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30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重思与尊师 [J].
龚友德 .
常熟高专学报, 2001, (01) :82-89+117
[2]  
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J].张椿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 05
[3]  
人文教育论.[M].杜时忠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  
人是谁.[M].(美)A.J.赫舍尔(A.J.Heschel)著;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  
现代西方哲学.[M].刘放桐等编著;.人民出版社.1990,
[6]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论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