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Ⅳ)──种子萌发的动态形态解剖

被引:9
作者
张学方,刘晓东,刘宏伟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毛百合;种子;胚;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94.05.008
中图分类号
S644.1 [食用百合];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毛百合形态成熟的种子,其胚为未分化出明显子叶、胚芽和胚根的不完全胚,随种子的萌发而分化成成熟胚。正常在播种后第2~3天,就可分化出明显的圆丘状的胚芽,由胚芽分化出第一营养对原基。在条件适宜时第一营养叶原基发育成真叶。条件不适宜时,第一营养叶原基不发育,呈休眠状态。子叶吸器的先端不伸长,仅包被在胚乳内.吸收胚乳营养供种子萌发用,使子叶呈留土类型。胚根不继续分化,而是在其上产生不定根。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植物繁殖原理和技术.[M].[美]H·T·哈特曼等 著;郑开文等 译.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2]  
被子植物形态学.[M].谢成章 编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被子植物胚胎学.[M].胡适宜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  
种子植物解剖学.[M].[美]K·伊稍 著;李正理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  
被子植物胚胎学引论.[M].(印度)P.玛海希瓦里著;陈机译;.科学出版社.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