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哲学探索

被引:3
作者
马明
机构
[1]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言符号; 索绪尔; 任意性; 哲学;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09.06.005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语言符号是由施指和所指在任意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代码符,其意指功能只有通过使用者的认知活动才可能得以实现。语言符号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更适当地以化合物隐喻来建构。无论从物理的还是从生物本能的角度看,施指和所指都不存在对应关系。任意性原则将语言从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剥离出来,揭示了语言自治的系统性、创造性,从而确定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规定了语言研究的共时性,使语言研究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38 / 5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皮尔斯的语言符号意指观 [J].
翟丽霞 ;
张彩霞 .
外语学刊, 2006, (05) :29-31
[2]   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 [J].
丁尔苏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03) :10-14
[3]  
语言哲学.[M].陈嘉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语言理据研究.[M].王艾录;司富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  
普通语言学教程.[M].(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张绍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模糊语言学.[M].伍铁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索绪尔.[M].[美]J·卡勒 著;张景智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英]霍克斯(Hawkes;T·)著;瞿铁鹏 译;刘峰 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  
语言论.[M].(美)爱德华·萨丕尔(EdwardSapir)著;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