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的电力网络规划评价体系初探

被引:9
作者
黄裕春 [1 ,2 ]
文福拴 [1 ,3 ]
杨甲甲 [1 ]
刘卫东 [4 ]
俞敏 [4 ]
曾平良 [5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3] 文莱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
[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间歇性可再生电源; 高渗透率; 电力网络规划;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15 [电力系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首先概述了在风电和光电方面发展比较领先的国家在电力系统规划评价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然后,分析了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并网与电力网络规划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含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的电力网络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做了初步探索。以传统指标体系为基础,引入了风险评估、接纳间歇性电源最大能力、输电能力、间歇性电源可置信容量及污染物减排量等指标,来评估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并网后的网络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供电质量、灵活性、环保性等。最后,针对巴西南部46节点系统的2个备选网络规划方案对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说明。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性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适应程度对电力系统接纳间歇性电源的能力和运行风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确定电力网络规划方案时需要在经济性与对间歇性电源并网的适应性方面适当折衷。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电力系统灵活性及其评价综述 [J].
肖定垚 ;
王承民 ;
曾平良 ;
孙伟卿 ;
段建民 .
电网技术, 2014, 38 (06) :1569-1576
[2]   含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的电网规划方案优选方法 [J].
王深哲 ;
高山 ;
李海峰 ;
罗建裕 .
电网技术, 2013, 37 (08) :2129-2135
[3]   用于间歇性电源高渗透电网规划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J].
杨海涛 ;
吴国旸 ;
陈西颖 ;
贺庆 ;
宋新立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24) :15-20
[4]   计及风险控制策略的含风电机组的输电系统规划 [J].
郑静 ;
文福拴 ;
李力 ;
王珂 ;
高超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2) :71-76
[5]   光伏发电置信容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梁双 ;
胡学浩 ;
张东霞 ;
王皓怀 ;
方鑫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9) :101-107
[6]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 [J].
孙荣富 ;
张涛 ;
梁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4) :70-76
[7]   智能电网低碳指标体系初探 [J].
谭伟 ;
何光宇 ;
刘锋 ;
黄文英 ;
邓兆云 ;
邓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17) :1-5
[8]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J].
韩小琪 ;
孙寿广 ;
戚庆茹 .
中国电力, 2010, (06) :16-19
[9]   基于电力平衡的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J].
王芝茗 ;
苏安龙 ;
鲁顺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3) :86-90
[10]   国外电网规划的侧重点比较和启示 [J].
黄平 ;
李晖 ;
李隽 .
电力技术经济, 2009, 21 (03) :38-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