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矮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物地上部氮磷元素比较

被引:10
作者
李海英
彭红春
王启基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兰州
[3] 兰州
[4] 西宁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演替; 植物群落; 氮磷含量; 吸收速率; 植物地上部贮藏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高寒草甸草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下植物地上部氮磷元素含量、吸收速率以及单位面积累计重量.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内 5~9月 ,3个样地植物地上部N、P含量都是在生长初期最高,随植物生长季节的推移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其含量逐渐稀释直到生长季节结束,全氮含量范围为36.90~14.90g/kg,全磷的含量范围是2.22~1.06g/kg.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由于植物组成的不同,其N、P含量有明显的差异,P的含量中度退化样地最高 1.91% ,重度退化样地最低 1.51% ;N的含量则恰恰相反,重度退化样地最高 26.40% ,中度退化样地最低 18.60% ;原生植被样地介于两者之间,其生长季P的平均含量为1.63%,N的平均含量为20.80%.植物N、P的吸收速率和单位面积累计重量都是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即原生植被样地>中度退化样地>重度退化样地,并且植物营养元素吸收速率与地上生物量生长速率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069 / 20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1999, (02) :5-9
[2]   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组分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循环 [J].
张小川 ;
蔡蔚祺 ;
徐琪 ;
熊毅 .
土壤学报, 1990, (02) :140-150
[3]   高山草甸土营养物质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 [J].
乐炎舟 ;
鲍新奎 ;
张金霞 ;
赵宝莲 .
中国草原, 1980, (03) :28-33+19
[4]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编著, 1995
[5]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