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孔隙研究新进展

被引:125
作者
崔景伟 [1 ]
邹才能 [1 ,2 ]
朱如凯 [1 ,2 ]
白斌 [1 ,2 ]
吴松涛 [1 ,2 ]
王拓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页岩; 孔隙表征; 孔隙分类;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兴起页岩孔隙研究备受重视,如何研究页岩孔隙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对页岩油气勘探层位选取、资源潜力评价和油气渗流能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对页岩微—纳米孔隙表征技术、页岩孔隙类别的划分以及页岩孔隙演化规律分别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存在问题,同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页岩孔隙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工业CT—微米CT—纳米CT/FIB系列辐射扫描方法和压汞(MICP)—氮气吸附(N2)—二氧化碳吸附(CO2)流体法是孔隙定量表征的最优方法,通过单井孔隙度测井资料与实验室测定结果建立校正图版指导储层孔隙发育段优选;页岩孔隙分类研究还应该考虑含油气性,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等工具加强孔隙含油性研究;孔隙演化规律研究应该采用模拟实验和真实剖面样品对比并结合矿物组成分析等寻找主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19 / 13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邹才能
    朱如凯
    白斌
    杨智
    吴松涛
    苏玲
    董大忠
    李新景
    [J].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 1857 - 1864
  • [2] 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泥岩孔隙结构特征
    苗建宇
    祝总祺
    刘文荣
    卢焕勇
    [J]. 地质论评, 2003, (03) : 330 - 336
  • [3] 非常规油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邹才能, 2011
  • [4] Williston Basin petroleum systems:Inferences from oilgeochemistry and geology. Jarvie D M. The Mountain Geologist . 2001
  • [5] U.S.Geological Survey assessment concepts forcontinuous petroleum accumulations. Schmoker J W. http:∥certmap-per.cr.usgs.gov/data/noga00/natl/text/CH13.pdf . 2005
  • [6] Micro-structuralstudies of gas shales. Sondergeld C H,Ambrose R J,Rai C S,et al. SPE Unconventional Gas Conference . 2010
  • [7] Morphology,distribu-tion,and genesis of nanometer-scale pores in the 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 Reed R M,Loucks R G,Jarvie D M,et al. AAPG Annual Convention&Exhibition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