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沉积特征
被引:18
作者:
王玉满
袁选俊
黄祖熹
王少春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4] 北京
[5] 河北任丘
来源: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馆陶组;
沉积相;
储盖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堡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新近系馆陶组是该凹陷的重要勘探层段。馆陶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中段发育曲流河沉积。其油气勘探的首要问题是优质储集砂体的精确对比及有利盖层分布预测。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及录井和测井资料,对馆陶组的层序地层样式、沉积特征和储盖组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层具有两种短期旋回和四个中期旋回。在两种短期旋回中,一种是低可容纳空间的非对称旋回,另一种是高可容纳空间的对称旋回。四个中期旋回中,两个以上升半旋回为主体(MSC1、MSC2),一个是对称旋回(MSC3),一个以下降半旋回为主体(MSC4)。短、中期旋回均以非对称旋回为主。该地层的长期基准面具有缓慢上升而后快速下降的特点。从MSC1到MSC4旋回,沉积相呈现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曲流河→曲流河→辫状河相组合的演化过程。自北向南,各中期旋回的可容纳空间增大,沉积主体由砾质河道渐变为砂质河道。由于受基准面中期旋回格架控制,南堡凹陷馆陶组发育上、中、下三套储盖组合。上部储盖组合,因其储、盖层条件最好,应是馆陶组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1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