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公平到更加公平的卫生发展:中国城乡疾病模式差距分析与建议

被引:60
作者
胡琳琳
胡鞍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
[2]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关键词
疾病模式; 公平; 良治;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3.01.012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疾病模式的转变 ,其重要标志是非传染病取代传染病成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以及平均死亡年龄的逐步上升。中国在疾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完全的疾病模式转变” ,这突出表现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上。现在 ,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完成疾病模式的转变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依然处在传统疾病模式阶段 ,这正是城乡之间社会发展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对城乡疾病模式的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探讨了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化改革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削弱了国家再分配的能力 ,并导致城乡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促进城乡公平的卫生发展最终要靠政府的“良治”:政府应该向全体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 ,坚持“预防为先”的方针;探索适合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而改变二元结构 ,改善农民的“国民待遇” ,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缩小城乡健康差距的根本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的“三个世界”与3种健康保障模式 [J].
刘远立 ;
饶克勒 ;
胡善联 .
中国卫生经济, 2002, (04) :9-12
[3]   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 [J].
王延中 .
战略与管理, 2001, (03) :15-24
[4]   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 [J].
朱玲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89-99+206
[5]   我国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患者到底有多少? [J].
崔国璋 .
劳动安全与健康, 1999, (06) :22-23
[6]   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 [J].
李杨 .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1998, (03) :97-101
[7]   论卫生保健的公平与效率 [J].
刘远立 ;
费朝晖 .
医学与社会, 1998, (03) :1-6
[8]  
中国战略构想[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胡鞍钢主编, 2002
[9]  
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世界卫生组织编著, 2000
[10]  
社会与发展[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胡鞍钢,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