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姜小凤 [1 ]
王淑英 [1 ]
丁宁平 [2 ]
樊廷录 [3 ]
张平良 [1 ]
郭建国 [4 ]
李倩 [1 ]
苏敏 [1 ]
机构
[1] 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2] 甘肃省平凉市农科所
[3]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土壤酶;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施肥];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土壤酶活性与养分间的相互关系,以30年(1979-2008)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小麦田耕层(0~20cm)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小麦秸秆与氮磷配施的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提高,但全钾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与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磷酸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依次为0.6747、0.5878、0.6414(n=9),其余酶活性之间相关不显著。土壤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含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9、0.9997、0.9998、0.9863(n=9);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密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5、0.9587(n=9),而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的全钾含量相关性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J].
陈尚洪 ;
朱钟麟 ;
刘定辉 ;
舒丽 ;
王昌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806-809
[2]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杨招弟 ;
蔡立群 ;
张仁陟 ;
李爱宗 .
土壤通报, 2008, (03) :514-517
[3]   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J].
刘娣 ;
范丙全 ;
龚明波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404-407
[4]   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J].
贾伟 ;
周怀平 ;
解文艳 ;
关春林 ;
郜春花 ;
石彦琴 .
华北农学报, 2008, (02) :138-142
[5]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J].
王娟 ;
刘淑英 ;
王平 ;
吴银明 .
土壤通报, 2008, (02) :299-303
[6]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 [J].
王灿 ;
王德建 ;
孙瑞娟 ;
林静慧 .
生态环境, 2008, (02) :688-692
[7]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刘恩科 ;
赵秉强 ;
李秀英 ;
姜瑞波 ;
李燕婷 ;
Hwat Bing So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1) :176-182
[8]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J].
王鑫 ;
刘建新 ;
张希彪 ;
雷蕊霞 ;
来永福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50-55
[9]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张焱华 ;
吴敏 ;
何鹏 ;
佘贵连 ;
吴炳孙 ;
韦家少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4) :11139-11142
[10]   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供钾特性的影响 [J].
张鸿龄 ;
梁成华 ;
孙铁珩 .
生态学杂志, 2007, (09) :1339-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