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红利释放机理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

被引:3
作者
郭春丽
易信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增长红利; 增长核算;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60901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603 ; 0838 ;
摘要
户籍制度改革可通过增加劳动要素投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两条渠道,以及劳动力参与扩大、结构重配和技能提升这三种效应释放增长红利。分析表明,在1979~2013年GDP年均9.8%的增长中,户籍制度改革贡献了1.42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基准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到0.36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能达到0.56个百分点,部分落实改革部署仍能达到0.46个百分点。为了更好地释放户籍制度改革的增长红利,应以剥离户籍与福利的内在联系为重点,探索新型户籍准入制度和城市福利保障获取机制,并配套推进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财税体制的联动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 [J].
李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12) :21-36+54
[2]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3]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刘云中 ;
何建武 .
管理世界, 2005, (09) :7-19+27+171
[4]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