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信任”重建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11
作者
戚攻
机构
[1] 重庆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重庆
关键词
转型期; 信任; 重建;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03.05.024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它因共同的责任、伦理道德和心理需求而成为社会互动的关系文化和社会良性运行的机制。虽然转型期依附于计划体制的社会信任系统开始解构 ;但“信”是转型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文化条件与基础。因此 ,转型期的信任重建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化的动力机制 [J].
戚攻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3) :98-103
[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 , 本书编写组[编], 2002
[3]  
社会学主要思潮[M]. 华夏出版社 , (法)[R.阿隆]RaymondAron著, 2000
[4]   中国社会转型的全球化、本土化、制度化 [J].
戚攻 .
学术论坛, 2003, (05) :138-141
[5]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 [J].
李伟民 ;
梁玉成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11-22
[6]  
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郑也夫,彭泗清等著, 2003
[7]   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 [J].
李汉林 ;
渠敬东 .
社会学研究, 2002, (05) :1-22
[8]   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2) :31-40
[9]   人情的选择,还是制度的依赖——中外社会信任机制的概况研究 [J].
梁幸枝 ;
邢婷 .
社会, 2003, (05)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