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过滤带非点源污染及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邓娜 [1 ,2 ]
李怀恩 [1 ]
史冬庆 [1 ]
汪磊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植被过滤带; 非点源污染; 净化; 野外试验;
D O I
10.19322/j.cnki.issn.1006-4710.2011.04.004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野外小区试验,探讨了植被过滤带非点源污染的产生及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在植被过滤带初始出流中呈现出较高的浓度;在入流单宽流量大于0.004 m3/(s.m)的大流量冲刷下,植被过滤带出流悬浮固体的浓度大多增加;当植被过滤带内土壤初始氮浓度较高时,径流会再次受到氮污染。植被过滤带内坡面和表层土壤的初始情况(污染物量和干湿度)以及入流流量是植被过滤带产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非点源污染的产生是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降低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VFSMOD模型对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模拟与适应性分析[J]. 杨寅群,李怀恩,史冬庆.环境科学. 2010(11)
[2]   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J].
李怀恩 ;
邓娜 ;
杨寅群 ;
史冬庆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81-86
[3]   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悬浮固体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J].
李怀恩 ;
庞敏 ;
杨寅群 ;
杨方社 ;
孙晓丽 .
水力发电学报, 2009, 28 (06) :176-181
[4]   河湖滨岸缓冲带净污机理及适宜宽度研究进展 [J].
钱进 ;
王超 ;
王沛芳 ;
侯俊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1) :139-144
[5]   不同坡度缓冲带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及其最佳宽度 [J].
王敏 ;
吴建强 ;
黄沈发 ;
吴健 .
生态学报, 2008, (10) :4951-4956
[6]   模拟降雨条件下沉积物对磷的富集机理 [J].
晏维金 ;
章申 ;
唐以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3) :332-337
[7]  
Field Evaluation of Four Level Spreader–Vegetative Filter Strips to Improve Urban Storm-Water Quality[J] . R. J. Winston,William F. Hunt,D. L. Osmond,W. G. Lord,M. D. Woodward.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 2011 (3)
[8]  
Long-term monitoring of buffer zone efficiency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 boreal conditions[J] .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