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话语的形成与传播效果分析

被引:3
作者
高慧燃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关键词
政治话语; 福柯; 话语理论; 网络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使普通的民众获得了话语权,其特殊的交互功能,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虚拟政治场域""公共舆论场域"。这些"公共领域"的出现,激发了民众民主参与的热情,并为其合法维权、利益诉求等提供了表达的渠道和空间。近年来,公民因维权发展成为"网络事件"的案例很多,比较典型的,如"乌坎事件""孙志刚事件"等。因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基层民主、合法权益、依法执政等问题,网络政治话语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网络政治话语是网民多主体政治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治话语的主题、谈话对象等在交互和构建的网络中不断形成和扩散。"乌坎事件"等网络事件之所以收到成功的传播效果,是因传播者正确的传播策略,政治话语符合时代精神和网民期待的解决结果的实现所致。网络政治话语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值得肯定。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不负责任和虚假的信息也比比皆是,所以对网络的政治话语还需进行有效的引导。网民也应该在参与中不断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