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地区艾滋病二代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被引:6
作者
谢忠尧 [1 ]
庞琳 [2 ]
吴尊友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二代传播; 影响因素; 策略;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08.03.032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该文分析了这一群体对自身感染状况的知晓情况,接受随访干预情况,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现状,社会歧视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等,可能造成艾滋病二代传播的因素,并总结中国目前在预防农村地区艾滋病二代传播方面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1+307 +3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开展情况及影响服务开展和利用的因素 [J].
刘东鹏 ;
吕繁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 (04) :508-510
[2]   HIV感染者相关知识与行为及生活现状调查 [J].
管建粉 ;
王德斌 ;
苏斌 ;
王华东 ;
程晓莉 ;
洪倩 ;
童连 ;
程静 ;
蔡海燕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02) :259-262
[3]   艾滋病防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J].
吴尊友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 (11) :647-648
[4]   农村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相关知信行调查 [J].
计国平 ;
Roger Detels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6) :424-426
[5]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分析 [J].
王爱玲 ;
苏穗青 ;
乔亚萍 ;
王临虹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6) :439-441
[6]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述评 [J].
林丹华 ;
方晓义 ;
李晓铭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4) :122-127
[7]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 [J].
曹晓斌 ;
庞琳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235-236+240
[8]   把艾滋病预防与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 [J].
余薇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 (03) :37-38
[9]   HIV/AIDS-related Discrimination in Shanxi Rural Areas of China1 [J].
YI YANG AND KONGLAI ZHANG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Faculty of Preventive Mediuin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o Guanghan Zhijie Baogang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
Biomed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 2004, (04) :410-417
[10]   山西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员现状调查分析 [J].
乔晓春 ;
郭晓黎 ;
张丽芬 ;
毛爱玲 ;
玉凤香 ;
梁正虎 ;
夏淑慧 ;
李峻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0, (05) :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