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湖南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37
作者
陈红专 [1 ,2 ]
叶成志 [1 ]
唐明晖 [1 ]
机构
[1] 湖南省气象台
[2] 怀化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特征; 垂直环流结构;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LAPS局地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湖南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直行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属于湖南盛夏低涡冷槽型暴雨过程,但中尺度特征、降水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差异。"6.09暴雨"由一个及地的β中尺度低涡产生,过程期间低涡稳定少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一个发展强烈的中尺度对流云图,度对流云团,雷达回波前期为窄型带状积云降水回波,后期逐渐转变为秘层混合云降水回波;而"6.13暴雨"影响系统为中尺度切变线,切变线维持时间长,移动缓慢,卫星云图上是一条长时间维持的对流云带,雷达回波为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水汽输送通道的建立和中低层水汽的大量集中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提供发有利的环境条件,暴雨发生在锋前高温高湿的不稳定阹结和强上升运动区域中,锋区的动力强迫上升运动加强了低层能量和水汽的往上输送。两次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均具有深契的垂直环流结构,"6.09暴雨"湘东北特大暴雨区是一支近乎垂直的深厚上升气流,南北两侧有明显的补偿下沉气流,而"6.13暴雨"湘中暴雨区垂直上升运动是倾斜向上的,只有南侧存在补偿下沉气流。
引用
收藏
页码:1580 / 15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基于LAPS分析的WRF模式逐时气温精细化预报释用
    白永清
    林春泽
    陈正洪
    祁海霞
    [J]. 气象, 2013, 39 (04) : 460 - 465
  • [2] “7.15”宜昌大暴雨的地形影响特征
    郭英莲
    吴翠红
    王继竹
    王平
    王珏
    吴涛
    [J]. 气象, 2012, 38 (01) : 81 - 89
  • [3] 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尹洁
    郑婧
    张瑛
    吴琼
    [J]. 气象, 2011, 37 (07) : 827 - 837
  • [4]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低压特征及发展因子分析
    曹芳
    李昀英
    [J]. 暴雨灾害, 2011, 30 (01) : 28 - 35
  • [5] 华中区域LAPS中尺度分析场的检验与评估
    彭菊香
    李红莉
    崔春光
    [J]. 气象, 2011, 37 (02) : 170 - 176
  • [6] 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赵玉春
    王叶红
    崔春光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 14 - 27
  • [7] 多源观测数据在LAPS三维云量场分析中的应用
    刘瑞霞
    陈洪滨
    师春香
    张晓虎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22 (01) : 123 - 128
  • [8] Study on a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 Causing Heavy Rainfall during the Mei-yu Season in 2003[J]. 孙建华,赵思雄,徐广阔,孟庆涛.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5)
  • [9] 基于TRMM卫星探测对宜宾夏季两次暴雨过程的比较分析
    李德俊
    李跃清
    柳草
    林莉
    [J]. 气象学报, 2010, 68 (04) : 559 - 568
  • [10]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
    郑永光
    张小玲
    周庆亮
    端义宏
    谌芸
    何立富
    [J]. 气象, 2010, 36 (07) : 33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