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督通脑针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张丽华 [1 ]
王艳君 [2 ]
薛维华 [2 ]
机构
[1]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2] 河北省中医院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调督通脑针法; 焦虑;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6.18.011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调督通脑针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6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予调督通脑针法,每日1次;对照组加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8周后SAS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或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BI评分均明显升高,ND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恶心。结论调督通脑针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焦虑状态改善作用与艾斯西酞普兰片相当,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优于西酞普兰片,且安全性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574 / 15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高玉瑃教授关于“用针有序,调顺气机”的经验介绍[J]. 王艳君,邢潇,崔林华.中国针灸. 2016(01)
[2]  
通督调神针刺干预对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 孙培养,储浩然,李佩芳,王涛,浦芳,吴杰,刘霞,罗春梅,刘艳.中国针灸. 2015(08)
[3]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概述 [J].
童广平 .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11) :110-111+41
[4]  
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近5年研究进展[J]. 户丽,梁佳,金树英,韩焱晶,卢峻,图娅.针刺研究. 2013(03)
[5]   针刺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44例临床观察 [J].
郑美 ;
林燕红 ;
张建斌 ;
王玲玲 ;
乔慧芬 .
中医杂志, 2012, 53 (11) :927-929+932
[6]  
智三针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评价[J]. 田小文,张全明,徐世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04)
[7]   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刘海静 ;
何新芳 ;
陈兴华 .
医学研究杂志, 2010, (03) :79-81
[8]   针刺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DA、NE、5-HIAA的影响 [J].
周胜红 ;
吴富东 .
中国针灸, 2007, (05) :317-321
[9]   出针手法经验谈 [J].
袁军 ;
李梅 ;
王耀民 ;
高玉春 .
中国针灸, 2003, (06) :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