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

被引:48
作者
叶澜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文化观; 非主流; 教育与文化; 学校教育; 主导价值观; 皮尔森; 使命; 主流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存在; 主流价值体系; 主功能; 人类学家;
D O I
10.16137/j.cnki.cn12-1303/g4.1996.05.001
中图分类号
G5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 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当人类社会出现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的现象,当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超前”的文化意识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中国学校,尤其是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面前。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文化战略.[M].(荷)冯·皮尔森(VanPeursen;C.A.)著;刘利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 [2] 文化的变异.[M].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 [3] 学会生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