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及阿特伯格极限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李小刚
崔志军
王玲英
胡恒觉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系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 黏粒分散性; 阿特伯格极限; 盐度和钠质度; 有机质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4 [土壤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甘肃景电灌区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黏粒的分散性及阿特伯格极限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灌区盐化土壤中水溶性盐以钠盐为主,土壤具有钠质现象。随含盐量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率(ESP)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降低,黏粒的分散性显著增加,阿特伯格极限具有降低的趋势,明确地说明盐化和伴随着的钠质化是土壤结构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增加,黏粒的分散性显著降低,阿特伯格极限显著增加,说明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显著改善盐化土壤的结构性能。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利用有机质含量(OM)和ESP预测团聚体的稳定性:WSAR=19.4+0.98OM-1.43 ESP(R2=0.5741,n=67)。团聚体稳定性、黏粒分散性、流限和塑限互相之间显著相关,说明流限和塑限可以作为反映盐化土壤结构状况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50 / 5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J].
李小刚 .
土壤学报, 2000, (02) :263-270
[2]  
土壤碱化及其防治[M]. 农业出版社 , 俞仁培等 编著, 1984
[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研究室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