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有效性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29
作者
刘景东 [1 ]
蒋有录 [1 ]
马国梁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油长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 有效性; 油气分布;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有效性,油源供给条件、断层分布位置、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性和流体压力等是影响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层系和横向分布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137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 [J].
付晓飞 ;
方德庆 ;
吕延防 ;
付广 ;
孙永河 .
地球科学, 2005, (03) :328-336
[2]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 [J].
罗群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2005, (02) :156-162
[3]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J].
李明诚 .
地球科学, 2004, (04) :379-383
[4]   叠合盆地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效应及成因机理 [J].
庞雄奇 ;
罗群 ;
姜振学 ;
白国平 ;
王英民 .
地质科学, 2003, (03) :297-306
[5]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J].
郝芳 ;
邹华耀 ;
王敏芳 ;
杨旭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7-14
[6]   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实验模拟研究现状与发展 [J].
曾溅辉 ;
金之钧 ;
王伟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94-97+121
[7]   流体地质作用的构造效应 [J].
赵志忠 ;
邱亮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1) :62-69
[8]   断裂带流体作用及动力学模型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1996, (03) :146-152
[9]   断面活动特征及其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J].
鲁兵 ;
陈章明 ;
关德范 ;
石宝珩 ;
刘德建 .
石油学报, 1996, (03) :33-38
[10]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