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赵洪祥 [1 ]
徐克章 [1 ]
李大勇 [1 ]
王晓慧 [1 ]
郑洪兵 [1 ]
张治安 [1 ]
杨光宇 [2 ]
杨春明 [2 ]
陆静梅 [3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3]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豆; 遗传改良; 硝酸还原酶; 产量;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吉林省1923至1999年育成的16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第四节期(V4)较低,盛花期(R2)最大,此后又迅速下降;盛花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品种育成年代的推进而增加,76年来增加了32.47%,平均每年增加0.43%;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其中盛花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关系最密切(P<0.05),可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3种进化类型大豆叶片的某些生理特性比较 [J].
王晓慧 ;
李大勇 ;
徐克章 ;
张治安 ;
武志海 ;
陈展宇 ;
杨光宇 ;
杨春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2) :191-194
[2]   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 [J].
岳本奇 ;
李琳英 ;
王伟 ;
赵宽 ;
张伟 ;
李海波 .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05) :20-23
[3]   新大豆2号高产生育动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J].
刘胜利 ;
孔新 ;
任林昌 ;
战勇 ;
李玉梅 ;
魏建军 ;
罗赓彤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04) :244-247
[4]   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中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J].
叶全宝 ;
张洪程 ;
戴其根 ;
李华 ;
霍中洋 ;
许轲 ;
唐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1) :41-44
[5]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的特征影响 [J].
刘方春 ;
聂俊华 ;
刘春生 ;
付连刚 ;
肖秋生 .
土壤通报, 2005, (01) :50-53
[6]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J].
黄国勤 ;
王兴祥 ;
钱海燕 ;
张桃林 ;
赵其国 .
生态环境, 2004, (04) :656-660
[7]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J].
赵宏伟 ;
马凤鸣 ;
李文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276-280
[8]   钼、硼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J].
刘鹏 ;
杨玉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4) :347-351
[9]   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营养诊断和品种选育研究 [J].
洪剑明 ;
柴小清 ;
张承谦 ;
李丹 ;
印莉萍 ;
黄勤妮 ;
赵微平 ;
曾晓光 ;
储望瑞 .
作物学报, 1996, (05) :633-637
[10]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oybean varieties released in India from 1969 to 1993 [J].
Karmakar, PG ;
Bhatnagar, PS .
EUPHYTICA, 1996, 90 (01) :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