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面

被引:42
作者
聂宝符
陈特固
梁美桃
钟晋梁
余克服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珊瑚礁; 全新世; 高海面; 雷州半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 [海洋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正>雷州半岛西南部沿海的古珊瑚礁,是广东大陆沿岸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发育在中更新世玄武岩滩地上的典型珊瑚岸礁.该区的地壳垂直运动自新第三纪以来为沉降区,到全新世中期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近数十年是轻微下降区.我们于1993~1995年间先后3次考察了灯楼角(20°13′N,109°56′E)和水尾村(20°24′N,109°52′E)的古珊瑚礁,前者礁平台(礁坪)最宽处约1km,长逾2km,后者礁平台宽约0.5km,长约1km.是研究全新世高海面较理想的地区之一.1 古海面标志物及其确切位置研究古海平面变化最重要是要找到能真正代表当时海平面的位置,并能测定标志物的高程和年龄.经多年研究认为,以大型块状滨珊瑚构成的礁顶面,是研究古海面的最好标志物.南海礁区单个礁体的礁顶面,宽度从几十米到千米以上;长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其礁平面很平坦,高差很小.由于珊瑚只能在水下生长,其实际生长上限在大潮低潮面下1m深,珊瑚礁顶面记录着海平面的确切位置,珊瑚样品又是多种测年方法的上选材料,因而珊瑚礁顶面是古海面的极好标志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广东沿海地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研究 [J].
卢汝圻 .
华南地震, 1997, (01) :25-33
[2]   五千年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的研究 [J].
聂宝符 .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80-87
[3]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 [J].
赵希涛 ;
张景文 ;
李桂英 .
地质科学, 1983, (02) :150-159+210
[4]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