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地区的青龙群地层分殷坑组、和龙山组、扁担山组和东马鞍山组。前三组属下三叠统,后者属中三叠统。根据“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对青龙群各组进行了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研究。殷坑期与和龙山期的古地理面貌以浅水碎屑岩台地、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为特征,海水自南而北加深。在扁担山期,深水区域不断向北收缩,浅水区域向北扩展,浅滩发育。至东马鞍山期,整个下扬子海变为统一的浅水沉积区,膏泻湖、局限海、云坪、云灰坪、滩、准滩和雏滩发育。深水环境为有利的生油区。从青龙群的暗色岩层等厚图可以历史地和全面地看出有利生油岩的分布规律。浅滩环境形成的粒石灰岩、准同生后白云岩以及具构造裂缝的石灰岩,都可作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岩。东马鞍山组的石膏和硬石膏层是良好的油气盖层,致密的灰泥石灰岩亦可作为油气盖层。综合本区的油气生、储、盖条件,可以看出:(1)东部的常州、漂阳地区及中部的铜陵、贵池,安庆地区,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2)西部殷坑组生储条件有利,盖层条件一般。(3)在深水环境的暗色岩层发育区,如果构造裂隙发育,则可望形成句容式的自生自储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