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北气田多层合采出水原因及识别

被引:23
作者
罗万静 [1 ]
万玉金 [2 ]
王晓冬 [1 ]
范新文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涩北气田; 合采; 边水; 原因; 识别; 测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7 [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获得经济的产能,很多气井都采用多层合采的方式进行生产。但对于多层合采边水气藏,生产中地层出水会引起气井产量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气井的生产能力;而多个生产小层合采则加大了对出水层位判断的难度。为此,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从多角度、多资料综合判断出水层位和出水原因尤为重要。根据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的出水特征,充分利用生产资料、测井资料、地质资料,采用动态和静态资料有机结合的方法,总结出涩北一号气田产出水的水型主要是凝析水、边水、层间水、层内水、工作液返排水;提出了通过产出水矿化度、生产曲线、测井资料、固井资料、产气剖面、工艺措施、井与边水距离、邻井出水情况等8个因素综合分析以确定出水原因和出水层位的新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出水层位和出水原因,为制订下一步的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141 +141-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系列(Ⅱ)
    王怒涛
    罗志锋
    黄炳光
    罗兴旺
    姜军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 106 - 108+8
  • [2] 预测裂缝型有水气藏早期水侵动态的新方法
    张新征
    张烈辉
    李玉林
    周虔彧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5) : 82 - 85+202
  • [3]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新进展
    魏纳
    刘安琪
    刘永辉
    刘小平
    冉乙钧
    周祥
    [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6, (02) : 78 - 81+101
  • [4] 边水气藏水侵特征识别及机理初探
    何晓东
    邹绍林
    卢晓敏
    [J].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 87 - 89+167
  • [5] 气藏早期水侵识别方法
    康晓东
    李相方
    张国松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 637 - 639
  • [6] 水驱多层砂岩气藏射孔层位优化的实用方法
    王小鲁
    许正豪
    李江涛
    姚泉
    刘大平
    李秋芳
    [J]. 天然气工业, 2004, (04) : 57 - 59+9
  • [7] 地层产水影响气井产能的定量分析
    郝玉鸿
    李治平
    [J]. 油气井测试, 1998, (04) : 11 - 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