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洞穴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意义

被引:9
作者
李晋 [1 ,2 ]
熊康宁 [1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2]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岩溶洞穴; 土壤颗粒; 地下水土流失; 贵州;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4-5570.2011.02.004
中图分类号
P642.254 [岩溶的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岩溶洞穴中的土壤作为一类洞穴沉积,具有很好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利用洞穴土壤来研究水土流失的成果还很少。2010年8月、9月在贵州毕节、清镇、花江的三个洞穴和一条地下河中采取了洞穴土样,然后在室内用比重计速测法对洞穴土壤进行了颗粒分析并将其与地表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洞穴土壤颗粒中粘粒含量远高于地表土壤,土壤通过岩溶区特殊的地下流失方式进入洞穴系统,土壤颗粒在地下水土流失过程中最容易被水流带走的是粘粒。文章对土壤进入洞穴系统的方式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无论哪种方式都属于地下水土流失的范畴。今后应针对岩溶区地下水土流失制定相对应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和防治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 [J].
陈伟海 .
地质论评, 2006, (06) :783-792
[2]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冯金良 ;
曹俊 .
中国岩溶, 2001, (03) :17-22
[3]   土壤碳作为湿润亚热带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机制:系统碳库及碳转移特征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何师意 ;
陶于祥 ;
孙玉华 ;
滕永忠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49-52
[4]  
土壤物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邵明安, 2006
[5]  
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熊康宁等著, 2002
[6]  
应用岩溶学及洞穴学[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张英骏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