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海南岛西北岸三万年前后浅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
曹琼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系
曹琼英
机构
:
[1]
南京大学地理系
来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6年
/ 03期
关键词
:
海相化石;
沿岸台地;
14C年代数据;
距今三万年;
海相沉积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海南岛西北部神尖沿岸地区,广泛出露一套富含海相化石的粉细砂—砾石沉积层,组成了高达20米左右的沿岸台地。该地层中所含化石组合主要有海扇、曼氏孔楯海胆、舌骨牡蛎和个体很大的盖虫。根据岩性、沉积相及14C年代数据可知,在距今三万年前后,这里是一个环境比较稳定的热带浅海湾。海水的温度比现在高。我国其它沿海地区,在0—27米也普遍存在三万年前后的海相沉积层。不同的是,海南岛西北岸三万年前后的海相层,因受后期火山作用而被抬升至高于现代海面20米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0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