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
被引:44
作者:
陈智
[1
]
麻硕士
[1
]
赵永来
[2
]
孙悦超
[2
]
崔红梅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风蚀;
保护性耕作;
风速廓线;
风沙流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4 [农业技术措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保护性耕作农田和传统翻耕农田进行原位测试,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与对照秋翻地相比,由于直立残茬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农田能迅速降低近地表风速,特别是在残茬高度内改变了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规律,风速随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小。其风沙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异,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180~400mm高度范围内,占总输沙量的67.94%~69.28%,最大输沙率出现在距地表240mm高度上,风沙流结构呈现出类似象鼻形状的"象鼻效应"。风沙流总输沙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秋翻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防治农田风蚀沙化的有效耕作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