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农田—湿地区域景观动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方
张柏
张树清
王宗明
宋开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农田;
湿地;
景观动态;
生态系统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覆盖穆棱—兴凯流域范围的50年代1∶10万地形图以及1980年Landsat MSS影像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分别通过数字化和人工交互遥感解译获得研究区1954年、1980年和2000年的景观格局分布图。参照国家通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将研究区域景观分为8种主要类型,分别为旱田、水田、湿地、森林、草地、水域、城乡居民地和未利用地。考虑农田—湿地区域的具体情况,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作为基础来计算生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利用Con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得到不同时间点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构成。结果表明:作为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穆棱—兴凯流域在过去50年亦经历了剧烈的湿地农田化过程。其中1954~1980年这一时段是区域景观格局变化最为剧烈时期。在50年间,自然景观面积迅速缩减,大面积的农田取而代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近50年间减少超过25%,约254.92亿元/a。由于湿地等自然景观的大量减少,气候调节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和废物处理功能明显下降,减少的价值量分别为75.71亿元/a、71.74亿元/a和65.44亿元/a。农田的面积持续增加加强了区域的食物生产功能,近50年增加的价值量为4.02亿元/a。表4,参11。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32
+3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