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29
作者
刘鸿波 [1 ]
张大林 [2 ]
王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气候模拟与预测; 极端气候事件; 物理过程; 周-次季节天气和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经过广泛的发展和不断的检验,区域气候模式现在已经成为气候研究和业务预报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发表了很多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中包括过去极端气候事件的模拟,当前气候发展演变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特别是对月和季节尺度气候的模拟与预测。通过对高分辨率和动力连续的区域气候模式结果的分析,人们对于周-季节时间尺度的各种物理过程,包括陆面和水文过程、边界层、云和降水、云-辐射相互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区域气候是多尺度扰动(如中尺度、天气尺度、行星尺度扰动)和多圈层系统(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冰雪圈、陆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物理过程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特别是土壤湿度作用以及云-气候反馈过程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该领域的研究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作者重点总结并评述了区域气候模式对现在和未来区域气候模拟、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模拟、物理过程研究、短期气候预测几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区域气候模式发展在上述各方面,特别是周-次季节时间尺度区域天气和气候的模拟与预测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6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中国业务动力季节预报的进展
    丁一汇
    李清泉
    李维京
    罗勇
    张培群
    张祖强
    史学丽
    刘一鸣
    王兰宁
    [J]. 气象学报, 2004, (05) : 598 - 612
  • [2] 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巧萍
    丁一汇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1) : 131 - 140
  • [3] 区域气候模式研究进展
    陆其峰
    潘晓玲
    钟科
    李永东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4) : 557 - 565
  • [4] 1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的模拟研究
    贝耐芳
    赵思雄
    高守亭
    [J]. 大气科学, 2003, (03) : 399 - 418
  • [5] 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高学杰
    赵宗慈
    丁一汇
    [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65 - 169
  • [6] MM5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性能试验
    刘栋
    [J]. 高原气象, 2003, (01) : 71 - 77
  • [7] 1998梅雨锋的结构特征及形成与维持
    王建捷
    陶诗言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5) : 526 - 534+641
  • [8] 水文模式D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
    王守荣
    黄荣辉
    丁一汇
    L.R.Leung
    M.S.Wigmosta
    L.W.Vail
    [J]. 气象学报, 2002, (04) : 421 - 427
  • [9] 我国短期气候动力预测模式系统的研究及试验
    丁一汇
    刘一鸣
    宋永加
    李清泉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2) : 236 - 246
  • [10]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Ⅰ:初步模拟结果[J]. 郑益群,钱永甫,苗曼倩,于 革,孔玉寿,章东华.气象学报.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