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的生长特性及净化能力

被引:26
作者
张甲耀
夏盛林
崔克辉
何之常
机构
[1]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
[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潜流型人工湿地,芦苇生长特性,净化能力;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1998.06.013
中图分类号
X17 [环境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芦苇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在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生长良好,其光合作用能力高于对照组,原因是对光合作用有正效应的乙醇酸氧化酶、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素含量增加,积累较多具有解毒作用的游离脯氨酸。芦苇人工湿地去除负荷分别为35.09kgBOD/d·hm2、57.18kgCOD/d·hm2、2.16kgTN/d·hm2和0.22kgTP/d·hm2。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
[2]   介绍一种提取水稻叶绿素的简便方法 [J].
何之常 ;
刘文芳 .
湖北农业科学, 1984, (03) :38-39
[3]   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 [J].
刘贞琦 ;
刘振业 ;
马达鹏 ;
曾淑芬 .
作物学报, 1984, (01) :57-62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