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横断山脉北部林麝的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杨奇森
胡锦矗
彭基泰
机构:
[1] 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物研究所,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物研究所,甘孜州林业局南充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南充,康定
来源:
关键词:
林麝(Forest musk deer,Moschus berezovskii);
种群结构(Population structure);
种群动态(Population dynamic);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
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
D O I:
10.16829/j.slxb.1990.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我们收集的106个林麝头骨,依据其骨片愈合情况及牙齿的磨损程度和饲养观察进行年龄鉴定。用曲线拟合法估计各年龄阶段的存活情况,拟编出该地区林麝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1.林麝种群可划分为5个年龄组,即幼仔组、少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2.用曲线拟合法估计出林麝各年龄阶段(t)相对于幼仔产出时的存活率(P(t)),当t=0时,P(t)=100;当2.5≤t≤20时,P(t)=105.116798e-0.282556t;当t≥20时,P(t)=0.3。不同年龄阶段林麝的雌雄性比不同,未成年阶段接近1:1,成年Ⅰ阶段为1.77:1,成年Ⅱ阶段为2.80:1,老年阶段为1:2.4。林麝的内禀增长率为0.071,平均世代时间为6.511年,净生殖率为1.5873,林麝6—8岁时繁殖价最高为3.0048。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