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6
作者
王素彦
机构
[1] 鹤壁市中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锥体外系功能障碍; 神经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PD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第1周62.5 mg/次,3次/d;以后每周的日服量增加125.0 mg,逐渐增加至500.0~75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普拉克索,第1周0.125 mg/次,3次/d;第2周调整为0.250 mg/次,3次/d;从第2周末到第8周,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及安全性逐渐加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500 mg/d。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统一PD评分量表(unified PD rating scale,UPDRS)评分,观察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为9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5)。治疗后,对照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分别为(2.77±2.41)、(17.21±5.17)、(22.14±9.06)、(1.25±1.07)分,观察组分别为(1.96±1.58)、(14.33±4.47)、(17.25±7.55)、(0.72±1.1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5、3.197、3.147、2.570,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PD效果确切,可降低药物使用量、有效改善晚期并发症和改善PD的抑郁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