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评价

被引:9
作者
游杰 [1 ]
黄薇 [2 ]
梅树江 [2 ]
张顺祥 [2 ]
夏伟 [1 ]
刘建平 [2 ]
陈伟峰 [1 ]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一科
[2]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系统评价; 主动监测;
D O I
10.13329/j.cnki.zyyjk.2014.03.002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现状,评价现有监测系统与监测目的是否匹配;分析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数据填报质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社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模式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罗湖辖区内37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中,随机抽取15家社康中心开展监测系统评价调查,通过资料分析、现场查看监测系统、问卷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方式,对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结果①简单性:92.6%的被调查医生都认为系统容易使用,96.3%的被调查医生认为报告卡内容容易理解,100%的被调查医生都认为能够很快学会使用系统上报食源性疾病报告卡。填报一张食源性疾病报告卡所需的时间中位数为1~3 min,每位医生平均每周上报数据需要时间不超过20 min。②可接受性:罗湖区报告单位覆盖率为100%,被调查者对系统总体满意度达96.3%。③时效性:出现症状至就诊之间间隔时间平均为24~48 h,患者就诊至社康医生上报报告卡的时间同样不超过24 h,及时性为100%。④可靠性:食源性疾病报告卡5个信息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填情况,其中以实验室检测结果项目漏填情况最为严重,达87.6%(149/170)。食源性疾病报告卡中报告病例符合率为75.3%(128/170),重卡率为7.1%(12/170)。结论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简单性、时效性、可接受性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漏报率较高,报告信息项目漏填、填报合格率偏低。建议加快数据统计模块和预警模块的建设,从而提高社区食源性疾病报告卡填报的合格率,降低其漏报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0+413 +4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分析 [J].
熊玮仪 ;
倪大新 ;
王子军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07)
[2]   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方法应用现状与进展 [J].
赵自雄 ;
马家奇 .
疾病监测, 2007, (11) :721-723
[3]  
传染病监测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张未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05
[4]   Evaluation of a Statewide Foodborne Illness Complaint Surveillance System in Minnesota, 2000 through 2006 [J].
Li, John ;
Smith, Kirk ;
Kaehler, Dawn ;
Everstine, Karen ;
Rounds, Josh ;
Hedberg, Craig .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10, 73 (11) :2059-2064
[5]   Sensitivity and predictive value positive measurements for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s [J].
German, RR .
EPIDEMIOLOGY, 2000, 11 (06) :7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