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层指数的青椆混交林林层结构研究

被引:51
作者
吕勇 [1 ]
臧颢 [1 ]
万献军 [2 ]
邓志昂 [2 ]
李建军 [1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沅江市林业局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林层比; 林层指数; 青椆;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12.03.023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分析林层比的优劣,研究其改进的方法,提出林层指数的量化指标,并应用于南洞庭湖龙虎山林场青椆混交林的林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保留了林层比的简便和较好预测效果以及数据易于获得等特点的基础上,林层指数增加了对林层结构多样性的表达,能更好地描述林分的垂直分布格局。同时,对3块样地的青椆混交林林层分析显示,林层结构从复杂到简单依次为P2>P3>P1。而从树种方面分析显示,青椆最为稳定,更新良好;白栎比较稳定,但部分地区可能因自然或人为因素,使下层木受到破坏;枫香与苦槠基本上没有下层木,更新困难,需要加强管护,并通过人为干预以维持其稳定的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天山云杉天然林不同林层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 [J].
李明辉 ;
何风华 ;
潘存德 .
生态学报, 2011, 31 (03) :620-628
[2]  
Vertic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associations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an old-growth temperate forest.[J].Zhanqing Hao;Jian Zhang;Bo Song;Ji Ye;Buhang Li.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7, 1
[3]  
Forest structure in space: a case study of an old growth spruce-fir forest in Changbaishan Natural Reserve; PR China.[J].Jiquan Chen;Gay A Bradshaw.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9, 1
[4]  
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研究.[D].安慧君.北京林业大学.2003, 02
[5]  
基于林分空间格局的森林采伐树木确定方案的研究.[D].刘春起.东北林业大学.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