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RCLM系列模式对全球近50a陆面状况的模拟及其比较分析

被引:8
作者
朱司光 [1 ,2 ]
陈海山 [1 ,2 ]
周晶 [3 ]
机构
[1]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江苏省气象局
关键词
共用陆面模式; 陆面过程; 数值模拟; 比较分析;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4.007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普林斯顿大学1948—2006年3h一次、1°×1°空间分辨率的全球陆面驱动数据,利用NCAR系列陆面模式CLM3.0、CLM3.5、CLM4.0,分别对全球近50a的陆面状况进行了offline模拟试验。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版本模式对全球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地表感热、潜热和地表径流气候态的模拟结果,揭示了不同版本模式对全球陆面变量模拟的差异及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CLM系列模式模拟的土壤温度、湿度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一定差异。与CLM4.0相比,CLM3.0和CLM3.5模拟的1月、7月的浅层和深层土壤温度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存在明显的暖偏差。CLM3.0模拟的土壤湿度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湿,而在热带及中纬度地区则以偏干为主,尤其是对热带地区深层土壤湿度的模拟存在严重偏干的现象;相比之下,CLM3.5模拟的浅层土壤湿度仅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存在偏湿的现象;二者对深层土壤湿度的模拟差异较小。2)CLM系列模式模拟的地表能量通量和地表水文变量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式对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明显差异主要出现在热带地区,与CLM4.0相比,CLM3.0模拟的潜热(感热)通量总体偏小(大),而CLM3.5模拟的潜热(感热)通量以偏大(小)为主。CLM3.0模拟的地表径流在热带地区明显偏大,CLM3.5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述区域径流偏大的问题,但过分低估了上述地区的地表径流。3)模式模拟结果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性特点。总体而言,CLM3.0对不同地区的土壤湿度和冠层蒸散的季节变化模拟都存在较大偏差,其模拟的土壤湿度明显偏低,而对冠层蒸腾作用在冠层蒸散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估计不足;CLM3.5和CLM4.0对上述结果有了较明显的改进。对于其他陆面因子的季节变化而言,CLM3.0的模拟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而CLM3.5和CLM4.0的模拟结果则更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CLM3.0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及评估Ⅱ:土壤湿度 [J].
熊明明 ;
陈海山 ;
俞淼 .
气象科学, 2011, 31 (01) :1-10
[2]   CLM3.0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及评估Ⅰ:土壤温度 [J].
陈海山 ;
熊明明 ;
沙文钰 .
气象科学, 2010, 30 (05) :621-630
[3]  
陆面过程模式CoLM和NCARCLM3·0对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陆气相互作用的模拟 Ⅰ.不同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析[J]. 宋耀明,郭维栋,张耀存,陈永立.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03)
[4]  
陆面过程模式CoLM和NCARCLM3·0对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陆气相互作用的模拟 II.不同参数化方案对模拟结果的影响[J]. 宋耀明,郭维栋,张耀存.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03)
[5]   CLM3模拟的1979—2003年中国土壤湿度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 [J].
杜川利 ;
刘晓东 .
高原气象 , 2008, (03) :463-473
[6]   陆面模式CLSM的设计及性能检验II.模式检验 [J].
陈海山 ;
孙照渤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2) :272-282
[7]   陆面模式CLSM的设计及性能检验 I模式设计 [J].
陈海山 ;
孙照渤 .
大气科学, 2004, (06) :801-819
[8]   陆气相互作用及陆面模式的研究进展 [J].
陈海山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277-288
[9]  
陆面过程的物理、生化机理和参数化模型[M]. 气象出版社 , 孙菽芬编著, 2005
[10]  
Comparisons of simulations of soil moisture vari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riven by various atmospheric forcing data sets[J] . Mingxing Li,Zhuguo Ma.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