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类型识别

被引:57
作者
王振宇
李凌
谭秀成
代宗仰
马青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同生岩溶; 风化壳;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识别出准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3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作用。根据地质、录井、钻井、地球物理等响应特征,分别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主要识别标志。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等组构选择型溶孔的发育,非组构选择型溶孔、小型溶洞、溶沟和溶缝及其渗流粉砂充填物的出现,大气淡水胶结物的产出等是准同生岩溶的主要识别标志;风化壳岩溶作用主要的识别标志包括:风化剥蚀及其伴生的风化残积层,高角度的溶沟、溶缝及落水洞,大小不等的各种溶蚀孔洞及其相应的充填物,充填物具有大气水参与的地球化学特征,钻井过程中的钻具放空以及泥浆的大量漏失,高自然伽马和低电阻的测井响应特征,相对低速的地震反射特征;埋藏岩溶作用一般可以根据地层水对原有孔洞缝的增溶并被油气充注的特征加以识别。指出准同生岩溶作用控制了早期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与分布,风化壳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作用,埋藏岩溶作用则是储层优化改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15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 [J].
张达景 ;
吕海涛 ;
张涛 ;
邬兴威 .
沉积学报, 2007, (02) :214-223
[2]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北部多期、多成因岩溶作用地质—地球化学表征——以中1井为例 [J].
钱一雄 ;
邹远荣 ;
陈强路 ;
陈跃 .
沉积学报, 2005, (04) :596-603
[3]   塔中与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形成条件的差异 [J].
闫相宾 ;
李铁军 ;
张涛 ;
李国蓉 ;
金晓辉 ;
马晓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2-207
[4]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深部流体改造作用 [J].
王嗣敏 ;
金之钧 ;
解启来 .
地质论评, 2004, (05) :543-547
[5]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 [J].
鲁新便 ;
高博禹 ;
陈姝媚 .
矿物岩石, 2003, (01) :87-92
[6]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元素地球化学表征——以塔河1号的S60井为例 [J].
钱一雄 ;
蔡立国 ;
李国蓉 ;
刘光祥 ;
韩燕英 .
沉积学报, 2002, (01) :70-74
[7]   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台地镶边体系分析 [J].
陈景山 ;
王振宇 ;
代宗仰 ;
马青 ;
蒋裕强 ;
谭秀成 .
古地理学报, 1999, (02) :8-17
[8]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岩溶体系的测井分析 [J].
吴胜和,欧阳健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2) :123-127
[9]  
塔里木盆地沉积与储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顾家裕等著, 2003
[10]  
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岩溶及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顾家裕,周兴熙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