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的实现途径——农场制

被引:9
作者
李远东
机构
[1] 河南财经学院
关键词
农业生产方式; 规模经营; 农户制; 农场制;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2009.03.013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中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制度同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农业经营大户 [J].
陈家骥 ;
杨国玉 ;
武小惠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4) :12-17
[2]   从家庭承包制到农场制: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J].
高建斌 .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04) :16-19+24
[5]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场制 [J].
王光新 .
北方经济, 2004, (03) :11-13
[6]   再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兼评当前流行的“土地规模经营危害论” [J].
梅建明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9) :31-35
[7]   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 [J].
杨卫军 ;
王永莲 .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1, (05) :76-79
[8]   欧盟国家农业产业化的若干经验及其启示 [J].
贾生华 .
浙江社会科学, 1999, (01) :60-66
[9]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现代化[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郭红东,郭占恒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