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54
作者
林卡 [1 ]
高红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社会质量; 民生; 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中国的社会政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倡导社会团结理念,也涉及社会经济保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对于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188 +188-1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校准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 [J].
李欣欣 .
瞭望, 2008, (Z1) :58-60
[2]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J].
吴光芸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02) :51-56
[3]   红包、信任与制度 [J].
李伟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10-116+128
[4]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J].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4-16+205
[5]  
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 罗公利,牟宗荣,张立海.光明日报. 2006 (007)
[6]  
社会政策评论[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