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样本规模和调查回收率——对《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一文的回应

被引:12
作者
风笑天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调查研究; 样本规模; 回收率;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7.06.010
中图分类号
C915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事实为依据,对《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一文的质疑进行了回应。作者指出,首先,"应文"质疑的出发点是不恰当的;其次,笔者关于调查回收率的定义与福勒的定义完全一致;第三,笔者对样本规模的定义、以及对CGSS2003调查项目中的样本规模——5900的定义和理解也是清楚的和正确的,笔者并没有"误读"这一样本规模的含义。第四,真正错误理解和定义"样本规模"含义的恰恰是"应文"的作者。由于"应文"作者不恰当地将"样本规模"的概念变换成"实际发生的访谈数量",不恰当地在有关"样本规模"的讨论中引入"实地调查过程"的内容,因而形成了对样本规模含义的不正确理解,做出了对样本规模含义和计算的不正确划分,同时也导致了CGSS2003的样本规模计算以及其他调查项目回收率统计中的混乱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12+245 +24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高回收率更好吗?——对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认识 [J].
风笑天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21-135+244
[2]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 [J].
慈勤英 ;
王卓祺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135-150+244
[3]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98-134+244
[5]   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险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 [J].
杨伟民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125-153+245
[6]   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再研究 [J].
许欣欣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82-119+244
[7]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阶层差异 [J].
张文宏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64-81+244
[8]   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 [J].
王天夫 ;
王丰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156-181+245
[9]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J].
刘精明 ;
李路路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52-81+243
[10]   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以长春市调查为例 [J].
张海东 .
社会学研究, 2004, (06)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