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升级框架与思路

被引:19
作者
杨锐 [1 ,2 ]
刘志彪 [3 ,4 ]
机构
[1]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2] 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3] 南京大学商学院
[4]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球创新链; 国家创新系统; 企业技术能力升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技术能力升级是企业自身有目的投资和努力的结果,但是企业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GVC)、全球创新链(GIC)与国家创新体系(NIS)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技术能力升级过程,需要把企业技术能力升级纳入GVC、GIC与NIS的整合框架中去分析。在GVC与GIC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全球的生产联结和创新联结,获取技术能力发展机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加入GVC与GIC的企业都可如愿实现技术能力升级,这需要NIS的匹配和支撑。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需要在NIS框架下启动新一轮国家层面大规模技术改造:优化GVC框架下企业"成本-能力比"、重塑GIC框架下产业创新体系和转变NIS框架下的国家角色,从而推进我国企业利用全球联结,实现企业技术能力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5, 47 (02) :5-14
[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王玉燕 ;
林汉川 ;
吕臣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9) :65-77
[3]   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角色——基于中国行业上游度和海关数据的研究 [J].
鞠建东 ;
余心玎 .
南开经济研究 , 2014, (03) :39-52
[4]   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含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J].
于津平 ;
邓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2) :44-62
[5]   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与技术锁定效应——理论解释与跨国经验 [J].
王敏 ;
冯宗宪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 (09) :45-54
[6]   全球创新网络相关理论回顾及研究前瞻 [J].
马琳 ;
吴金希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 (01) :109-114
[7]   技术能力、价值链位置与企业竞争力——来自苏州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高彦彦 ;
刘志彪 ;
郑江淮 .
财贸经济, 2009, (11) :104-111+137
[8]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 [J].
刘志彪 ;
张杰 .
学术月刊, 2009, 41 (09) :59-68
[9]  
Developing a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to Foster Regional Innovation in the Periphery: A Study from Quebec’s Coastal Region in Canada[J] . Yannik Melan?on,David Doloreux.Regional Studies . 2013 (9)
[10]   Differentiated Knowledge Bases and the Nature of Innovation Networks [J].
Martin, Roman .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 21 (09) :1418-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