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值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

被引:17
作者
陈斌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
关键词
数值分类; 星天牛属; 黄斑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
D O I
10.16380/j.kcxb.1989.03.01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选取不同地区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Motsch ulsky)及类似的有代表性的雄性个体作为分类单位(OTU),利用27个性状,分别进行了不同相似性系数基础上的UPGMA法及等价类的模糊聚类法Q型分析,R型聚类分析,也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是一致的。A.nobilis及分布于北方的A.glabripennis不仅在表型图上形成差异很大的两类元,而且在成虫、雄性外生殖器和幼虫上都存在系列特征差异,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种级相似性系数水平在四个Q分类结果中分别是1.75、1.38、0.15和0.77。以四川为分布中心的A.glabripennis和西北的相比达到种级水平,表现出系列特征差异,认为它们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星天牛属的数值分类研究初探(鞘翅目:天牛科) [J].
陈斌 .
动物分类学报, 1989, (01) :96-103
[2]   一门新兴的学科——数值分类学 [J].
陈斌 .
昆虫知识, 1988, (05) :314-318
[3]   生物分类学中的方法论——浅谈三大生物系统学派 [J].
陈斌 .
昆虫知识, 1988, (01) :55-58
[4]   天牛科雄性外生殖器的数值分类研究 [J].
陈斌 ;
吴蔚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3) :15-21
[5]   叶尔羌条鳅的数值分类和种下分化 [J].
赵铁桥 .
动物分类学报, 1983, (04) :438-447
[6]   古北区草蛾属的数值分类研究(鳞翅目:草蛾科) [J].
刘友樵 ;
徐克学 .
昆虫分类学报, 1982, (04) :239-251
[7]   黄斑星天牛种的鉴定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J].
蒋书楠 .
昆虫知识, 1980, (02) :96-96
[8]   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的形态区别 [J].
周嘉熹 ;
刘铭汤 .
昆虫分类学报, 1979, (02) :138-138
[9]   蚜虫的数值分类 [J].
朱弘复 ;
张广学 ;
钟铁森 .
昆虫学报, 1975, (02) :211-216
[10]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贺仲雄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