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昌浩 [1 ,2 ]
徐琪 [1 ]
罗鄂湘 [3 ]
时炳臣 [3 ]
机构
[1]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2] 上海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3]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 PLS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有助于实现产业经济规模及总量的跨越式发展。基于系统理论构建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系统模型,通过对上海市5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进行实证调研,并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有效回收的234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企业创新成果化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内环境管理能力不仅直接对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三阶段产生重要影响,还通过企业创新外环境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三阶段产生重要影响。最后,为提升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Performance of Glob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grams: A Resource-Based View. Elko J. Kleinschmidt,Ulrike de Brentani,Sren Salomo.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 2007
[2]   美日韩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政策体系研究及其启示 [J].
江尚 ;
颜慧超 ;
林洪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8) :155-160
[3]   应用全面创新管理提高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J].
许庆瑞 .
管理工程学报, 2009, 23(S1) (S1) :1-6
[4]   用技术整合理论与方法解决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J].
申长江 ;
王玲 ;
雷家骕 .
中国软科学, 2008, (09) :54-64
[5]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J].
李孔岳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1) :88-91
[6]   高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模型 [J].
许胜江 .
系统工程, 2004, (10) :105-108
[7]  
新技术的商业化[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瑞士)VijayK.Jolly著, 2001
[8]  
Analysis of innovation in SMEs using an innovative capability-based non-linear model: A study in the province of Seville (Spain)[J] . Juan A. Martínez-Román,Javier Gamero,Juan A. Tamayo. &nbspTechnovation . 2011 (9)
[9]  
Firm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R&D cooper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human capital inputs[J] . Jaakko Simonen,Philip McCann. &nbsp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8 (1)
[10]  
Factors impacting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in large-scale companies[J] . Tufan Koc,Cemil Ceylan. &nbspTechnovation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