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的中国特色

被引:2
作者
胡仲秋 [1 ]
沈纲 [2 ]
李志鸿 [1 ]
机构
[1] 湖北师范学院体育系
[2] 江苏工业学院体育部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安保工作; 安全奥运;
D O I
10.16419/j.cnki.42-1684/g8.2008.04.013
中图分类号
G812.13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为了应对在奥运会期间可能的突发事件,每个举办国都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来进行安全保卫工作。2008北京奥运会应充分发挥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一方面利用举国体制,凭借政府行为,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另一方面凭借尖端科技的优势,合理分配安保资源。发挥有限资金投入的最大效能,最终实现"安全奥运"的目标。第三是借助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宽松的外交环境多途径寻求国际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5+41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J].
马祥海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 (05) :22-23
[2]   运动竞赛中球迷行为越轨成因与防范对策 [J].
仇军 ;
李恺宪 ;
孙葆洁 .
体育科学, 2004, (12) :18-22
[3]   北京奥运突发事件应对思考 [J].
贾春晨 ;
王奇峰 .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2) :44-47
[4]   关于北京奥运会防恐工作的几点思考 [J].
李宁 .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4, (01) :5-8+19
[5]  
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卢元镇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