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20年

被引:17
作者
王侯聪
邱思密
陈如铭
方亚顺
杨觉民
辛泽毓
黄厚哲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
关键词
优质; 早籼稻; 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简述自 1979年以来从事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在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 ,提高育种效率的成果 .将独创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有性杂交、独特的米质筛选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创建了一条高效的水稻新品种育种新途径 .将优质、抗病和高产等优良性状进行聚合 ,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基本解决了优质不高产 ;优质不抗病 ;大粒不优质和早稻难优质等难题 .选育出福建省第一个优质早籼新品种“佳禾早占”,成为福建省主推的优质早稻品种之一 ,累计推广 10万 hm2 .
引用
收藏
页码:630 / 6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的选育和应用 [J].
王侯聪 ;
邱思密 ;
方亚顺 ;
池晓雯 ;
陈双龙 ;
陈如铭 .
福建农业科技, 2000, (05) :1-2
[2]   积极采用育种新技术 加速优质稻选育进程 [J].
王侯聪 ;
邱思密 ;
陈如铭 ;
方亚顺 ;
辛泽毓 .
福建稻麦科技, 1999, (02) :40-42
[3]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黄发松 ;
孙宗修 ;
胡培松 ;
唐绍清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3) :172-176
[4]   优质食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 [J].
陈能 ;
罗玉坤 ;
朱智伟 ;
张伯平 ;
郑有川 ;
谢黎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70-76
[5]   辐照水稻花粉双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 [J].
王侯聪,陈正明,陈如铭,邱思密,杨觉民,杨惠杰 .
核农学报, 1995, (03) :149-152
[6]   水稻辐照花粉授粉后灌浆期物质代谢的剂量效应 [J].
王侯聪 ;
邱思密 ;
陈如铭 ;
邱灵 ;
杨惠杰 .
核农学通报, 1993, (04) :1-5
[7]   水稻品种种性研究 Ⅲ.水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研究 [J].
伍时照 ;
黄超武 ;
欧烈才 ;
刘建昭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5) :1-7
[8]  
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早稻育种与生产应用.[M].舒庆尧;夏英武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9]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M].林世成;闵绍楷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0]  
谷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M].莫惠栋等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