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鹿凹陷碳酸盐角砾岩的成因研究

被引:22
作者
邱隆伟 [1 ]
杜蕊 [1 ]
梁宏斌 [2 ]
马郡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角砾岩碎屑流成因束鹿凹陷; 矿物岩石; 油气地质;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2.006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碳酸盐角砾岩一般为内源或构造等成因,陆相沉积环境极难形成。研究发现束鹿凹陷古近系角砾岩为陆相成因。束鹿凹陷角砾岩分布于沙河街组三段中下部,在凹陷的东西斜坡地带呈裙状发育,是一种以碳酸盐岩碎屑为主的沉积岩。岩石类型为角砾岩及少量含砾泥灰岩,角砾岩具有以颗粒支撑为主,块状构造、粒序构造或其它层理构造不明显,角砾大小混杂,没有出现方向的优选,砾岩层单层厚度较大等特点;含砾泥灰岩为杂基支撑,具正粒序构造,并可见倒三角形状角砾。碳酸盐角砾岩中无论角砾还是填隙物都主要由棱角状及次棱角状碳酸盐碎屑颗粒构成,其母岩为盆地周围奥陶系及寒武系碳酸盐岩。研究认为束鹿凹陷沿缓坡分布的角砾岩属陆源非粘性碎屑流沉积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安徽巢湖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斜坡沉积 [J].
李双应 ;
岳书仓 .
沉积学报, 2002, (01) :7-12
[2]   内蒙古固阳渣尔泰山群增隆昌组台前斜坡碳酸盐角砾岩的成因 [J].
胡建中 ;
承金 ;
潘永胜 .
现代地质, 2001, (03) :261-265
[3]   巢县二叠系栖霞组臭灰岩段异地成因碳酸盐岩 [J].
李双应 ;
洪天求 ;
金福全 ;
刘辉 ;
胡永强 .
地层学杂志, 2001, (01) :69-74
[4]   砂质碎屑流和底流改造——部分传统浊积岩成因新解 [J].
秦建华 .
四川地质学报, 1999, (04) :266-272
[5]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 [J].
王世杰 ;
季宏兵 ;
欧阳自远 ;
周德全 ;
郑乐平 ;
黎廷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41-449
[6]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影组震裂角砾岩 [J].
郭建华 ;
王方平 ;
刘贵 ;
王正允 ;
高振中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3) :219-224
[7]   陕西柞山地区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的地质特征与矿产 [J].
胡西顺 .
西北地质, 1998, (04) :8-13
[8]   清江高坝洲地区古岩溶角砾岩特征及形成条件 [J].
王增银 ;
沈继方 ;
万军伟 .
地球科学, 1998, (05) :3-5
[9]   凤台砾岩与四顶山组过渡接触关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章雨旭 ;
高林志 ;
彭阳 ;
高劢 .
地球科学, 1998, (01) :11-14
[10]   SZ36-1-1井碳酸盐质砾岩段的层位归属及成因分析 [J].
李建平 ;
张云慧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58-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