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东北亚的战略博弈:间接路线与类型混合

被引:8
作者
刘雪莲 [1 ]
范为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
[2] 不详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东北亚; 选择性介入; 新自由国际主义; 间接路线;
D O I
10.13654/j.cnki.naf.2018.06.003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东北亚的"再平衡"战略已经部分地摒弃了原有的"离岸平衡"模式,转移到了"选择性介入""新自由国际主义""间接路线"三种类型混合的模式上来。"选择性介入"使美国着力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压倒中国的集中性战略优势;"新自由国际主义"促使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建立以民主国家性质为基础的同盟网络;"间接路线"则使美国在东北亚利用地区国家间的纠纷、矛盾增强同盟凝聚力,扰乱中国心理稳定,保持地区适度紧张,形成有利于美国主导地位的局势。特朗普时期,"间接路线"越来越凸显,而类型混合的"组合拳"也有明显体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加深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状态。对此,中国应该从加强与美信息沟通、在非核心利益问题上达成战略妥协以及在共有原则上形成基本共识等三个层面明确彼此战略意图、缓释战略互疑。同时加强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塑造东北亚"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高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8+125 +12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美权力博弈与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进——基于公共产品与关系专用性投资的视角 [J].
冯维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11) :106-128+159
[2]   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辩论、选择与走势分析 [J].
李海东 .
美国研究, 2016, 30 (04) :9-36+5
[3]   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J].
祁怀高 ;
李开盛 ;
潘亚玲 ;
吴其胜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8) :130-156+160
[4]   中外学者论中美互动与亚太新格局 [J].
凌胜利 .
和平与发展, 2015, (06) :42-52+115
[5]   中美在东北亚竞逐兼容关系分析 [J].
潜旭明 ;
倪世雄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 (03) :115-123
[6]   过度扩张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前景论析 [J].
王浩 .
当代亚太, 2015, (02) :4-37+156
[7]   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韩国的外交安全战略 [J].
韩献栋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3) :9-15+63
[8]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动力变化以及中国之应对 [J].
潘亚玲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1) :29-34+40+66
[9]   美国对中日两国的再平衡战略论析 [J].
刘卫东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10) :81-97+157
[10]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J].
张泊汇 ;
陈留骏 .
国际关系研究, 2014, (02) :11-2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