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23
作者
包庆 [1 ]
Bin WANG [2 ]
刘屹岷 [1 ]
吴国雄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夏威夷大学气象系和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青藏高原增暖; 东亚夏季风;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变化和全球变暖现象的出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场也出现相应的年代际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个长期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增暖可能是导致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对下游东亚季风的影响,作者使用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大气环流模式(ECHAM)进行一系列数值试验。在两组敏感性试验中,通过改变高原上的地表反照率从而达到改变地表温度的目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增暖有助于增强对流层上层的南亚高压、高原北侧西风急流和高原南侧东风急流以及印度低空西南季风;与此同时,东亚地区低层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增强。高原增暖后降水场的变化表现为:印度西北部季风降水增加,长江中下游以及朝鲜半岛梅雨降水增多;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和孟加拉湾东北部,季风降水减少。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初步诊断分析表明:在感热加热和对流引起的潜热加热相互作用下,南亚高压强度加强,东亚夏季低层西南季风增大、梅雨锋降水增强,高原东部对流层上层的副热带气旋性环流增加,以及对流层低层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另外,在青藏高原增暖的背景下,孟加拉湾地区季风降水减弱。本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97 / 10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江淮流域的旱涝研究 [J].
钱永甫 ;
王谦谦 ;
黄丹青 .
大气科学, 2007, (06) :1279-1289
[2]   LASG/IAP大气环流谱模式对陆面过程的敏感性试验 [J].
包庆 ;
刘屹岷 ;
周天军 ;
王在志 ;
吴国雄 ;
王鹏飞 .
大气科学, 2006, (06) :1077-1090
[3]   数值模式预报时效对计算精度和时间步长的依赖关系 [J].
王鹏飞 ;
黄刚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3) :395-403
[4]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I.热力适应和过流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4) :433-446
[5]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吴国雄 ;
刘辉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5) :525-538
[6]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7]  
Anmin Duan,Guoxiong Wu,Qiong Zhang,Yimin Liu.New proofs of the recent climate warm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11)
[8]  
K. M. Lau,M. K. Kim,K. M. Kim.Asian summer monsoon anomalies induced by aerosol direct forcing: the ro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J].Climate Dynamics,2006(7)
[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heating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J].
Hsu, HH ;
Liu, X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 30 (20) :CLM7-1
[10]   Enhanced climatic warm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due to doubling CO2: a model study [J].
B. Chen ;
W. C. Chao ;
X. Liu .
Climate Dynamics, 2003, 20 (4) :4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