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行监督机制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被引:3
作者
雷强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银行监督;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关系银行业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银行监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现有体制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正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并且给出了相应因素(监督成本、监督效率和抵押品价值等)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同时,指出银行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健全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完善关系银行业务等措施提高银行的监督效率,才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金融中介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J].
孙杨 ;
柏晓蕾 .
财经科学, 2006, (08) :8-15
[2]   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 [J].
胡奕明 ;
谢诗蕾 .
管理世界, 2005, (05) :27-36
[3]   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J].
沈红波 ;
张春 ;
陈欣 .
金融研究, 2007, (12) :154-164
[4]   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 [J].
陆正飞 ;
祝继高 ;
孙便霞 .
管理世界, 2008, (03) :152-158
[5]   大贷款人角色:我国银行具有监督作用吗? [J].
胡奕明 ;
林文雄 ;
李思琦 ;
谢诗蕾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52-64
[6]   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叶志锋 ;
胡玉明 ;
纳超洪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118-124
[7]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
[8]  
高级微观经济学[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蒋殿春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