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对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

被引:21
作者
赵汝霞 [1 ]
郑琳颖 [2 ]
潘竞锵 [2 ]
陈依雨 [1 ]
吕俊华 [1 ]
周永标 [3 ]
潘卫松 [3 ]
肖瑛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药学院
[2] 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
[3]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
关键词
白芍总苷; 非酒精性脂肪肝; 抗氧化; 氧化应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2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结合饮10%果糖水,饲养6周时,分别随机抽取2只大鼠,取肝脏做HE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组织变化。模型组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1)、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和肝脏指数;测定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亚氮合成酶(NO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氧化亚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大鼠血清果糖胺(FMN)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和GST活性以及肝脏指数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1),NOS活性增高(P<0.01),MDA、NO、FMN和AGEs含量升高(P<0.01)。药物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ALT、AST和GST活性以及肝脏指数(P<0.01,P<0.05),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1,P<0.05),并降低NOS活性(P<0.01,P<0.05)以及MDA、NO、FMN和AGEs含量(P<0.01或P<0.05)。结论白芍总苷具有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乳黄制剂对肝硬化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 [J].
周洪青 ;
罗欣拉 ;
陆定波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2 (06) :11-13
[2]   白芍总苷对脂肪肝大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抗脂肪肝作用 [J].
郑琳颖 ;
潘竞锵 ;
吕俊华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20) :2385-2390
[3]   白芍总苷对雷公藤多苷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周艳丽 ;
张磊 ;
刘维 .
天津中医药, 2007, (01) :61-62
[4]   白芍总苷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J].
詹可顺 ;
王华 ;
魏伟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6) :664-666
[5]  
Antibiotics protect against fructose-induced 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 in mice: Role of endotoxin[J] . Journal of Hepatology . 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