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螯合剂对镍致小鼠肝脏毒性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谢吉民
船越崇行
胡继岳
儿岛昭次
机构
[1] 镇江医学院,日本国熊本大学药学部
关键词
氯化镍,BGD,DMSA,肝脏,解毒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寻找镍(Ni)中毒的新型解毒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镍溶液(含镍5mg/kg),30分钟和24小时后分别注射N-苯甲基-D-葡萄糖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GD)及meso-2,3-二巯基琥珀酸(DMSA)(剂量均为400μmol/kg),测定各阶段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LPO)、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及组织中镍、钙、铁、铜、锌等含量。结果显示:镍染毒后,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BGD及DMSA对这些变化有明显抑制。提示:新型螯合剂BGD及DMSA对镍致小鼠肝脏毒性有较好的解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石英对细胞内游离钙、镁的影响 [J].
胡继岳 ;
谢吉民 ;
陈荣三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3, (06) :29-32+67